找到相关内容850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(2)

    ,无漏种子的存在,与的世界的真如比较起来,倾乎有一种很靠不住的危险之感。所以要说‘一切众生悉有佛性’的话,讲出‘众生本有之无漏种子’就够了。不过,大乘既然有声闻、独觉与菩萨之分别,其无漏种子,也...清净涅槃,谓一切法相真如理。虽有客染,而本性净,具无数量微妙功德,无生无来,湛若虚空,一切有情平等共有,与一切法不一不异,离一切相、一切分别,寻思路绝,名言道断,唯真圣者自,其性本寂,故名涅槃。...

    昌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654420.html
  • 憨山老学之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

    皆是凡圣一致、染净同依),不必假于外缘,所以,“还契心源”实际上是本觉的一种活动。   从第一点之中,透露了憨山真常唯心的哲学论点:就性体言,他主张确有真常之如来藏自性清净心,应予“正信”;如此...依,只要本觉阿赖耶能转净熏,就自性本心处即可完成转识成智,毋须仰赖外来之正闻熏习;而无著、世亲则以阿赖耶为染法,必须假藉外烁之正闻熏习,才能转识成智。从这个地方来看,则憨山的真常心理念,亦应是偏向于...

    陈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755071.html
  • 新的唯识论

    托而彰显。实唯诸心相感相应,转似现所见法而已。而在离言之现实中,唯是平等真觉,实无一相一名之可安立。现所见色如是,现所闻、嗅、尝、觉之声、香、味、触亦复如是。一橘如是,无数天地人物亦复如是。故知...上缘,犹如眼识之依眼根,亦如依意根识之依意志性识为根。而此识既依生化体识自分为根,随逐流转而无间断,亦即审了生化体识见分为境,此境即所审执为自我真体者也。乃为以心取心中间所生真带质境,恒思审量,不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755129.html
  • 王恩洋先生与禅宗

    佛性、佛果、无相、圣智,不可言说,为教理之共同点。但教门主张三学、六度、十地修行;宗门则强调顿悟,如何顿悟呢?达摩主张“藉教(《楞伽》)悟宗”,慧能主张觅善知识,读《金刚经》,但又说“若自悟者,...山光水色天地景物,莫非实相。大欢狂笑,喜乐无穷。吾于佛法始得亲”。(第10册,P.488)  “觉禅宗诸祖师”、“然自我作佛”、“现前领取”、“当前即是”为王先生的深切体会。兹据《五灯会元》举例说明: ...

    王赐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3955230.html
  • 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佛教

    著作主要有:《守护国界章》、《显戒论》、《法华秀句》、《佛法血脉谱》等。  最澄的弟子有义真、光定、圆澄、圆仁等,圆仁(794 —864)继义真、光定之后任第三代座主,在仁明天皇承和五年(838)入...成实、俱舍二宗是学派,就是其它四宗在当时的日本也是学派,不仅一个人兼奉二宗、三宗的很多,就连寺院也多是兼习数宗的,例如东大寺是六宗兼学的,元兴寺有三论、成实、摄论(研实《摄大乘论》)学者,法隆寺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0255548.html
  • 印度佛教的经院化和密教化

    种种佛菩萨天神恶神崇拜。特别是将传统的禅法,提升为专门的瑜伽术,把大日如来(毗卢遮那)确定为永恒的、遍及一切、冥冥中可起万能作用的神秘力量;其后又把瑜伽的“观想”,与“大日”的外部“加持”结合起来...与修禅持戒维持佛教早期思想的上座部传统,严格说来,是格格不入的。斯里兰卡的佛牙供养,名振东方。据义净记,仅7世纪中后期,唐僧前往瞻礼佛牙的就有大乘灯、义朗、无行、僧哲等8、9人,其中僧明远曾潜入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4355693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4)

    修习道教胎息法的。相反,无论是黄庭坚还是惠洪,都对道教学说不感兴趣,这一点和苏轼不同。显然,黄庭坚和惠洪的禅学修养使我们有理由认为“夺胎”一词出自佛教。日本曹山释元恭禅师《俗语解》即有“夺胎”一词,解云:  夺胎夺他人所托之胎也。按,象海印这样的人托生,本来应当为男子,然倘若于迁化之日出生,因无结胎之时日,亦恐会暂夺女子所托之胎也。又,依十二因缘之次第,三为识,四为名色,五为六入,此三者皆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656021.html
  • 临济宗禅诗·禅髓诗

    之路”,是因为这种人仅仅滞留在孤峰顶上,沾沾自喜于了悟。临济宗禅人认为,即使有所证悟,也是不可言说的境界,一旦有纤毫的了悟观念,就不再是真正的悟,对这种沾沾自喜的了悟之心,必须坚决予以夺除,“素...尔若有求皆苦,不如无事。”“若人求佛,是人失佛;若人求道,是人失道;若人求祖,是人失祖。” 5不求师家,不求经论。“设解得百本经论,不如一个无事底阿师。” “向外无法,亦不可得。尔取山僧口里语,不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00856231.html
  • 丛话禅门五宗:曹洞宗的创立及发展

    “传灯史”是在显示师资在宗教上所能契合的自。因此,从内容来看,它可说是禅的思想史。因此,我们必须探讨两者在密切的关连上,究竟展开了什么样的教说与教养──尤其在研究后者时,更要注意。  但是,不能...真?”本寂说∶“幻本元真。”又问∶“当幻何显?”本寂说∶“即幻即显。”这是他为启发上机而说的道理。他曾注《寒山子诗》,文辞遒丽,盛行于世。有《抚州曹山元禅师语录》一卷、《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》二卷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1756300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6)

    ,起心外照,摄心”。以后禅宗内部分裂,有了南北之争,神秀一系的禅法更被人看成是“以方便显”。  本来由道信以来就提出了“安心”的主张,以方便法门教人,经过弘忍、神秀的发展,到南北分宗以后,北宗就以...说的理论。学习五方便门的主旨在于体会体用,这就是习定的总的方法。具体的做法是这十六个字:“凝心入定,住心看净,起心外照,摄心”。这是属于“渐”的方法。神会批评说,从达摩以来‘六代大师,一一皆言,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156402.html